页头

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管理规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专项培训。为进一步规范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工业通信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工信厅联人函〔2020〕130号)文件,认真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人社部发〔2021〕102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以遴选发布人才培养指导目录为重点,以组织实施产业急需的培训项目为抓手,聚合优质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发布《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指导目录》,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区块链、工业机器人等20个领域200门培训课程,均有专业师资和教材,可为社会各界、行业企业开展线上或线下职业技能培训。

       为充分发挥牵头和统筹作用,中心启动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专项培训,建立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合作体系,负责职业技能培训的规划、组织、管理和推进,将具有合法资质、丰富资源、成熟经验、专业团队的优质单位纳入合作体系。目前已有合作单位92家,主要来自部属单位、部属高校、学会协会、重点企业和优质培训机构等。

二、合作单位要求

       1. 应是中国境内依法登记的法人主体,原则上成立3年以上,且社会信誉良好,无违法、违纪、失信等不良行为记录。

       2. 具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具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和较强的运维能力,在业内具有良好声誉和品牌影响力,。

       3. 申报的培训课程须为自有版权或经版权方授权;未申请版权课程,应承诺不产生版权纠纷。

       4. 课程内容聚焦高技能人才岗位能力提升、侧重实操实战,突出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培养,鼓励申报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培训项目,支持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积极申报相关课程。

       符合条件的相关单位可申请加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合作体系,自愿接受教育考试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监督,本着诚实守信、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适应技能人才市场需求,坚持就业导向,突出岗位能力建设,共同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三、合作范围

       1.师资课程。线上线下培训教材、课件和题库的开发建设;师资遴选与培养;培训方案撰写;培训实施、企业服务、学员服务等。 课程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控机床和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和数据安全、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等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重点领域课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新职业和其他急需培训,以及社会和企业有培训需求的课程等。原则上区分初、中、高三级,每级别课时一般不少于24学时,每学时45分钟左右。

       2.宣传招生。宣传推广、开展招生等。

       3.其他方面。网站和媒体宣传;开办专家讲座和企业论坛;其他工作等。

四、申报程序

       1.有关单位填写《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合作单位申请表》(附件2),视情填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备案表》(附件3),并将上述文件电子版发至邮箱(niujiehong@miiteec.org.cn)。

       2.申请合作的单位由教育考试中心组织审核,审核通过并签署相关协议后,纳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合作单位名录”公开发布,并向合作单位颁发牌匾。

       3.合作单位自主研发或委托研发的培训项目,经教育考试中心组织评审后,优先纳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培训目录》,向社会公开发布,并向地方工信部门、人社部门和行业企业等积极推荐。

五、其他事项

       1.颁发证书。向完成培训且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职业能力证书》,有关信息可在官网(www.miiteec.org.cn)查询。

       2.证书效力。根据课程难度,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证明持证人达到相关岗位要求的技术水平,帮助提升员工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帮助企业参加项目投标,以及按当地政策申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

       3.优先推荐。合作单位可优先推荐产业专家、技术骨干、资深讲师等相关人员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专家库”。教育考试中心向入选专家颁发专家聘书,优先推荐参加标准评定、课题研究、项目评审等工作。

 

附件1合规承诺书.docx

附件2 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合作单位申请表.docx

附件3 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备案表.docx

页脚